更负责的品牌升级战略实效机构

服务热线

400-021-0866

Vilogo design

品牌企业VI/logo设计

让品牌灵魂视觉化
满足市场眼球经济的诉求,统一企业形象,易于传播。

所在位置:

首页> 豪禾智库> 客户新闻> 正文

乐纯生物:C轮之后,在全球生物制药产业链重新锚定坐标

时间:2023-11-29 21:49:43 来源:客户新闻 作者:
上海乐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乐纯生物)已于近日完成数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领投方为Novo Holdings(诺和控股)、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简称泛大西洋)及高盛资产管理(简称高盛)。据消息,乐纯生物本轮资金安排将用于海外建厂和市场拓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及产业内并购整合。

这是生物制药上游工艺及耗材领域2023年开年以来宣布的最大一笔融资事件。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控股公司诺和控股在中国生物制药上游工艺及耗材领域的首个直接股权投资项目。面对当前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C轮轮次,投融双方都会格外谨慎。机构出手愈加偏好长期深耕、且对资本专业度要求更高的领域,而公司一端,“资金”本身也已经不再是第一选择要素。

乐纯生物创新中心

1

海外战略:在国际市场中晋级跃迁

“乐纯生物是我们在中国投资的首个生物制药上游工艺及耗材项目,也是首个作为领投方、以较大金额参与的项目。以此为入口,诺和控股将加速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中的布局。”诺和控股合伙人及中国区负责人何泳翔表示。实际上,无论是在媒体还是产业界视野中,诺和控股旗下的两大经营性资产——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诺和诺德以及全球生物解决方案领导者诺维信更广为人知。整个诺和系的顶层是诺和诺德基金会——资产规模达1000亿美元,是丹麦最大、也是全球顶尖的基金会之一。而诺和控股处于“中间层”,是基金会下属唯一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持股主体管理两大块资产:一是上述两家经营性资产,二是金融性资产,也即投资业务。

据何泳翔介绍,诺和控股投资业务在欧、美、亚皆有布局,陆续在全球投资了超过150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公司。“投乐纯生物有多重首发意义——这也是我们在全球的首个生物制药高值耗材项目。”何泳翔称,在决定投资乐纯生物之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该细分赛道做了长时间调研,“SUS生产解决方案在全球都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当然也比较可惜在欧美市场,这个领域的竞争已经高度集中了,很难有像乐纯生物这样的结构性机会。”

而在C轮中引入诺和控股,乐纯生物联合创始人&CEO王逢也毫不犹豫表达了对其背后强大的全球产业链资源的期待:“(最看重的是)对我们海外发展战略的帮助。我们希望得到诺和这样的大产业资本在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支持。更明确地说,希望诺和控股能助力乐纯生物打进欧洲市场,这是一个关键诉求。2023年,我们有信心让大家看到中国生物制药上游工艺、耗材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突破。” 诺和控股作为产业资本能够给被投方提供的协同价值充满想象空间。

或许源于核心创始团队秦孙星(乐纯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及王逢多年跨国公司的履历背景,乐纯生物从创业早期就在有意识推动海外市场。哪怕日拱一卒,毕竟功不唐捐——站在2023年去回顾这一动作,显然已经可以被证明这是相当正确的前瞻性决策。何泳翔说,成长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这是产业链特性决定,也是乐纯生物未来的必然路径。从产业链的角度,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对上游生物工艺高度依赖,上游工艺、耗材对终端制药的安全性、稳定性影响巨大。欧美成熟市场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对上游工艺均有巨大的需求,尤其在中国创新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游工艺、耗材领域一定会在中国本土诞生像丹纳赫、赛默飞、默克、赛多利斯这样的生物制药供应链巨头。

左:乐纯生物创始人 & 董事长秦孙星

右:乐纯生物联合创始人 & CEO 王逢

从资源回到资金,在海外设厂、建立当地研发中心及市场团队等,是乐纯生物本轮融资的主要用途之一。据王逢介绍,2022年海外销售部门已经独立出来,2023年在海外战略上将延续甚至强化2021年以来的速度和力度。王逢说,在乐纯生物的核心战略规划中,希望2027年可以实现整个销售额的30%~40%来自于海外,百分之60%~70%来自于国内,同时,“希望将来全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都能接近20%。”

2

研发目标:从国产化到全球科技领跑

秦孙星曾说,乐纯生物将始终定位于“一家技术型、科研型公司”。秦孙星本身属于“科研型创业者”。从企业创立初期,乐纯生物就一直坚持在研发上的投入。新一轮融资入场,毫无悬念将持续在研发上的投入。王逢强调说,“不仅是在SUS业务上的持续投入,新并购进来的过滤和培养基业务,对研发的资源配置也将大幅增加。”

目前,乐纯生物研发团队总人数已超过150人,年度研发支出约占销售额的15%左右,“首先作为管理层的一个核心理念,我们要坚持高投入在研发上;第二是把研发标准定高。”王逢称,其中逻辑是“上游生物技术、工艺公司要敢于用国际性能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研发团队,做出至少是非常接近乃至超越国际领先性能的产品。第二步,除了对巨头既有产品的性能追赶和提升,我们上游生物工艺行业为什么不能和几大进口品牌进行‘头对头’的创新比较呢?这其实和下游生物药企是同样的脉络,从仿制到自主创新。”

这一说法得到了何泳翔的支持。他说,“推动原本进口垄断的产业实现逐步国产化是乐纯生物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乐纯生物乃至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国产化替代。”何泳翔认为,“在小分子药时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没有生物工艺(Bioprocessing)这个行业的。这十年,中国大分子创新药/生物制药行业取得了显著发展,而像乐纯生物这样的公司始终同步伴随,助力发展。随着中国创新药的腾飞,带动很多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或者顺利出海。”

截取近三年的数据,乐纯生物研发水平处于行业头部,与第二梯队相比,无论是速度还是成果发布的质量,均拉开了足够长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乐纯生物采取了基础研究+应用究并重的策略。2020年以来,自研成功SUS行业的关键材料——生物制药工艺薄膜,并已实现稳定量产。在应用端,围绕细胞培养、过滤纯化、无菌灌装等生物制药全段耗材、设备及配套产品需求,保持着月均2-3款的新品发布或迭代更新。

目前,乐纯生物在中美均建立了研发中心,“每个中心的技术研发重点不同。设在美国波士顿的创新技术研发基地由乐纯生物首席科学官丁建翎博士领衔;上海主要做生物制药用的设备开发,比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及新型生物工艺薄膜(film)膜材等等。”王逢介绍说。

LeKrius ® 一次性生物工艺薄膜 

诺和控股坚定地支持乐纯生物研究导向的发展战略。而强研发导向,也正是诺和控股最为认可的投资因素之一,“我们对乐纯生物的投资判断也是建立在全球的视角和背景之下。从基础科研层面,我们认为其完全有能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何泳翔表示。

乐纯生物LePhinix ® 生物反应器系列 

3

产业整合:从SUS到端对端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除上述两项,并购将是本轮融资的第三大主要用途。实际上,几乎与C轮融资同步,乐纯生物已完成对培养基公司康晟生物的收购。至此,乐纯生物形成了SUS、过滤及培养基三大耗材系列的业务架构。

如果精准垂直定义,乐纯生物算是国内首家“生物制药SUS一次性耗材、设备及工艺服务商”。深耕十余年,乐纯生物SUS业务在国内市场领先优势已较为明显,然而,“单一产品不能形成真正的护城河壁垒。”在生物制药的超长产业链条中,这一点尤其明显。参照丹纳赫等国际公司的发展史,通往“巨头”的路上绕不开并购和产业整合。大多数终端客户都不希望无数家小供应商和提供不同工艺,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有相对的集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前提是产品、技术能够满足其各种性能和质量的要求。“通过产品组、一站式解决方案,去直接满足客户,这将是乐纯生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产业链观察的角度,何泳翔认为,过滤及培养基两块业务收购,对于乐纯生物早期龙头产品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器而言,是在同一供应链体系上的延伸,必然能够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通过对相近赛道的产业垂直整合,乐纯生物可以更好实现对终端制药客户的全流程覆盖。

乐纯生物过滤纯化产品

上游工艺、耗材、设备曾经是生物制药产业链中的“隐形”一环。该赛道极为垂直,且技术和资本门槛都相对较高,真正有能力入局者少。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市场、资本高度专业化的“小众”属性,反使其成长性加倍放大。自2020年起,媒体报道、券商调研明显高频,投融事件、研发突破、新产品发布等十分活跃。

这不是一个靠资本驱动的风口。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慢工细活、步步为营”走入资本视野的赛道。而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带来新的生命科学需求,刺激创新药物、创新疗法的临床研究及商业化提速,更是给生物制药产业链加了一把火。乐纯生物成立于2011年,其发展轨迹与大产业脉络基本重合。秦孙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由于生物制药下游稳步增长的市场需求,乐纯生物在成立两年后即已拥有良好现金流,这种特色持续至今。

C轮之后,未来可期。对于中国本土生物制药上游工艺公司而言,乐纯生物的高速发展不是个案,这一“小众”赛道或很快将在A股市场诞生出重量级公司。最关键的一点,它们不是“中国版某某们”、而是,“全球的乐纯生物们”

细分市场行业标识
打造全新的品牌视觉形象

在线品牌咨询

最新实战案例
latest cases

热门资讯推荐
related information